查看原文
其他

让创业者少跑路,享福利,大胆闯|这个政策为中小企业撑腰

2017-05-18 海纳百创
↑↑↑

全面的创业政策资讯和专业指导,创业,我们在您身边

关注微信号:hnbc1800,海纳百创带你创业带你飞




5月1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以试点示范推进《中国制造2025》深入实施,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李克强总理强调,实施当中要积极支持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要与“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紧密结合。


关于此点,值得注意的一个细节是,总理用了两个“重语气”的词:《中国制造2025》“绝对”不是光指大企业,而是涉及很多中小企业;制定相关方案和支持措施时,“千万”不要光面向大企业,而要对中小企业和“双创”企业给予充分支持。


“绝对”和“千万”,这两个词里可见总理对“双创”中涌现的中小企业关切之甚、寄望之深。


“放眼全球”。当代最具代表性的创客,大概非乔布斯莫属。苹果公司如今引领先进制造,而其起家只是小小一间车库。这样的励志故事,其价值不仅在于激励年轻人释放创造的勇气,也足以为政府层面制定产业政策时引为借鉴。没有千千万万、争奇斗艳的“小”,如何支撑起基业长青的“大”?


当然,李克强总理这番话不仅是说给制定政策的有关部门听的,更要理解,这也是说给“双创”大潮里的中小企业听的。他中小企业要敢于瞄准先进制造,抢占《中国制造2025》中规划的那些智能制造高地。莫忘了,当年乔布斯人在车库,心里想的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要搞出能和巨无霸IBM的商用电脑分庭抗礼的个人电脑来。




“定政策,助双创”不仅是一句口号



从创业最初所需的证照改革开始,从三证合一到多证合一,都是在为创业企业简化办事流程。


办个企业,办的证照仍然多? 相同材料提交N次?

刚刚出台的这个政策将帮你化解窘境!


李克强总理提出,要逐步使'一照一码'营业执照成为企业走天下的唯一'身份证'"


多证怎么"合"?

唯一的"身份证"怎么拿?

企业群众将少跑哪些腿,享哪些便利?



"多证合一",哪些"证"要"合"?


在全面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和"两证整合"的基础上,将涉及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备案等有关事项和各类证照进一步整合到营业执照上,实现"多证合一、一照一码"。


1.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工商营业执照

2.组织机构代码证

3.税务登记证

4.社会保险登记证

5.统计登记证


1.个体工商户工商营业执照

2.税务登记证

企业登记(包括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备案等有关事项和各类证照

进一步整合到营业执照上,

实现“多证合一、一照一码”。


"多证合一"要怎么"合"?



能整合的尽量整合、能简化的尽量简化、该减掉的坚决减掉


· 将信息采集、记载公示、管理备查类的一般经营项目涉企证照事项,以及企业登记信息能够满足政府部门管理需要的涉企证照事项,进一步整合到营业执照上,被整合证照不再发放,实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使企业在办理营业执照后即能达到预定可生产经营状态。


· 对于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调节、企业能够自主管理的事项以及可以通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达到原设定涉企证照事项目的的,要逐步取消或改为备案管理。


· 对于关系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的涉企证照事项继续予以保留,要实行准入清单管理。


· 对于没有法律法规依据、非按法定程序设定的涉企证照事项一律取消。


"多证合一"后,企业将享这些便利



1、一次采集、一档管理


· 坚持互联互通与数据共享相结合,大力推进信息共享,能向社会公开的尽量公开,打通信息孤岛。


· 各地区要依托已有设施资源和政府统一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实现部门间企业基础信息和相关信用信息共享、业务协同。


· 凡是能通过信息共享获取的信息和前序流程已收取的材料,不得要求企业和群众重复提交;凡是能通过网络核验的信息,不得要求其他单位和申请人重复提交;凡是应由行政机关及相关机构调查核实的信息,由部门自行核实,实现相同信息"一次采集、一档管理",避免让企业重复登记、重复提交材料。



2、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


· 继续全面实行"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的工作模式,申请人办理企业注册登记时只需填写"一张表格",向"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


· 登记部门直接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相关信息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并及时归集至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 企业不再另行办理"多证合一"涉及的被整合证照事项,相关部门通过信息共享满足管理需要。


· 已按照"五证合一"登记模式领取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的企业,不需要重新申请办理"多证合一"登记,由登记机关将相关登记信息通过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共享给被整合证照涉及的相关部门。



附:图解“多证合一

资料来源:第一财经和中国政府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